人物
时段
朝代

詩類
春秋類
紀事本末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類書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娶之君多内宠子无大援将不立弗从夏郑庄公卒/秋昭公出奔卫傅亦以出奔之年追说不婚于齐与)
 (诗刺其意同也张逸以文姜为问郑随时答之此笺/不言文 姜郑
志未有定解也若然前欲以文姜妻之)
 (后欲以他女妻之他女必幼于文姜而经谓之孟姜/者诗人以忽不娶言其身 (第 26a 页)
其父母娶之然后得妻)
(鲁桓既曰告庙而娶得之止宜以妇道禁之何为又使/穷极邪意而至乎齐止责鲁桓不禁制文 姜郑
惟以鞠)
(为盈为异馀同传正义曰此云蓺麻后稷生民云蓺之/荏菽大司徒云教稼穑树蓺则树蓺皆种之别名故云) …… (第 23a 页)
 (室微弱诸侯无主齐是大国故欲求之郑以国语云/齐庄僖于是乎小伯韦昭曰小伯主诸侯盟会襄即)
 (庄孙僖子以父祖巳作盟会之长可以为霸业之基/又自以国大民众负恃强力故欲求为霸也至其弟)
  (桓公
即求而得之是齐国可以为霸但襄公无德而/不可求耳上二章刺其求大功卒章刺其不能脩德) (第 24b 页)
可雷同其说而不之辨乎夫孟子愿学孔子者也孔子 许桓公
管仲之功如此而孟子辟五霸为三王之罪人
朱子远宗孟子者也而集注引杨氏之言谓孟子以已
之长方人之短犹有此 …… (第 76a 页)
不以相掩似未取程子谓王魏后虽有
功何足赎之语此岂非人伦大节纲常所系而朱子言
之是或一道也今以子纠为兄 桓公
为弟而管仲事之
正与王魏事太宗之事相似又以孔子与人为善之意 (第 77a 页)
  案桓公以力假仁如黄人同盟而不救其亡救邢

  而次于聂此不信也灭谭灭遂降鄣迁阳僣天子
  盟会征伐不仁也然则 许桓公
以仁信者过也
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
 公羊曰原仲者何陈大夫也大夫不书葬此何以书
 通乎季子之私行也何通 (第 32a 页)
 属词许国小而近于郑隐公尝与齐郑入许许庄公
 奔卫郑分许东偏使许叔居之国几亡今许叔因忽
 突之乱入于 许桓公
又会齐侯于艾谋定许然则许
 未尝灭也许叔以继绝入故称字其难也故书入许
 叔度郑之力不能与已争故自入其 (第 41a 页)
 为比而不正言其事三章虽言昏礼特举士之归妻
 盖不欲斥言之而以小喻大也所谓主文而谲谏也
 ○按宣公上烝夷姜下纳宣 姜郑
指夫人为夷姜者
 以宣姜本适伋为公所要诗云雉鸣求其牡明是夷
 姜(本孔/疏)佩匏渡水朱传解本国语(鲁 (第 20b 页)
 以上许君书卒书葬者五弑而书葬者一许大岳之
 后国小而近郑隐公尝与齐郑入许许庄公奔卫郑
 分许西偏使许叔居之国几亡后因忽突之乱许叔
 入于 许桓公
又会齐侯谋定许或曰许叔即穆公也
 穆公始从齐桓盟会晋之世伯许服于楚至吴入郢 …… (第 40b 页)
 (十三年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乾溪)    灵王
二十六年九月庚申楚子居卒    平王
哀六年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    昭王
 以上楚君书卒者六弑者二不书卒者一皆不书葬
 楚熊通十九年入春秋 桓公
之世始僭称王事见史
 记六年传始记其侵伐小国庄四年卒子文王熊赀
 立十年荆败蔡师以蔡侯归始见于经十三 (第 42a 页)
罢马以为币
缕纂以为奉鹿皮四个诸侯之使垂櫜而入梱载而归
故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国诸侯既 许桓公
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 (第 35a 页)
桓公
知天
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可为动者为之动可
为谋者为之谋军谭遂而不有也诸侯称宽焉通齐国 …… (第 35a 页)
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
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
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
实怒少姬南袭蔡
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第 36a 页)
桓公
实北征山
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 (第 36a 页)
桓公
欲背
曹沬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
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 …… (第 36a 页)
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彊于诸侯 齐中衰管
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 桓公
以霸而管氏亦有三归位
在陪臣富有列国之君  (第 36b 页)
桓公
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
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
穷禄贤能齐人皆说(诗传齐桓公相管仲以 (第 36b 页)
 使轻其币而重其礼故天下诸侯罢马以为币缕纂
 以为奉鹿皮四个诸侯之使垂櫜而入捆载而归故
 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卞小国诸侯既
  许桓公
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 (第 29a 页)
桓公

 天下诸侯多与已也故又大施忠焉可为动者为之
 动可为谋者为之谋军谭遂而不有也诸侯称宽焉 …… (第 29a 页)
 (发/明)按此国语总叙齐桓管仲前后事功故附于葵丘

 之后
 (补/逸)史记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
 赐 桓公
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 (第 30a 页)
桓公
欲许之管
 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秋复会诸侯于葵丘益有骄
 色周使宰孔会诸侯颇有叛者晋侯病后遇宰孔宰
  …… (第 30a 页)
 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

 为中国会盟而 桓公
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于是 (第 30b 页)

 公
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
 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
 还诸侯莫违寡人 (第 30b 页)
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
 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于此乎吾
 欲封泰山禅梁父管仲固谏不听乃说 桓公
以远方
 珍怪物至乃得 (第 30b 页)
桓公
乃止 齐桓公既霸会诸侯
 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 (第 30b 页)
郑城宋水为请楚若
许是我以文令也不许则以武令焉公曰善以诸侯之
师侵蔡蔡溃虏缪侯以郑城宋水请于楚楚人不 许桓
退七十里而舍城郑南之地立百代城而楚不敢隳 …… (第 43a 页)
谷诸侯之师竭至 桓公
以车千乘会诸侯于境吴人逃
管仲曰可以加政矣适子不闻孝弟可诛也臣及国事
三年不闻善大夫不谏君不进善可罚 (第 45b 页)
桓公
受而行
之近侯莫不请事 (第 45b 页)
桓公
修钟磬而复乐管仲曰此臣之
所谓乐也
二十二年春晋献公使阉楚刺重耳重耳出亡及柏谷
卜适齐楚狐偃曰无卜齐 (第 45b 页)
(垂言空而来/也櫜韬也)
载而归(言重而归/也稛絭也)故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故
天下小国诸侯既 许桓公(许谓听/其盟约)
莫之敢背就其利而
信其仁畏其武 (第 17a 页)
桓公
知天下诸侯多与已也(与从/也)故又
大施忠焉(施其/忠信)可为动者 (第 17a 页)
动可为谋者为之谋军
谭遂而不有也诸侯称宽焉(军谓以军灭之也不有以/分诸侯也 桓公
奔莒过谭)
(谭子不礼入又不贺北杏之会遂人不/至故皆灭之在鲁庄十年及十三年)通齐国之鱼盐 (第 17a 页)
王者英妻张氏(章邱人夫亡殉/节同县烈妇韩)
(袁氏节妇史泩继妻张氏李焦氏刘王氏刘李氏/李李氏李高氏 姜郑
氏刘璜妻李氏均嘉庆年间)
(旌)胥清达媳郭氏(邹平人夫亡守节同县张亿镇/妻夏氏时宾妻于氏韩家诗妻) (第 54a 页)
才干)
(之士往换之吾族子重华适当其任方注/丨丨乃单于大都护府故地后改名丨丨)畏武(齐语小国诸侯既 许桓公
莫之敢背)
(就其利而信/其仁丨其丨)修武(史记高祖纪北渡河驰宿丨丨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 (第 8b 页)
侯罢马以为币缕纂以
为奉鹿皮四个诸侯之使垂櫜而入稛载而归故拘之
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国诸侯既 许桓公
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 (第 11b 页)
桓公
知天下诸侯
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可为动者为之动可为谋者 (第 11b 页)
 行有馀力而后学文毋乃从后一截工夫做将起
弟子乃小学之人小学之事专教之以六艺但圣人尤

欲其务本故必先教之以孝悌谨信亲仁取善其本既
立乃可学文是小学之事格物是大学之事学文止谓
习其事格物方明其理故学文为小学之终事格物乃
大学之初功
 晋文谲而不正齐桓正而不谲二公皆假仁者何夫
 子便以正 许桓公
以二人相较彼犹善于此其得罪于三王则一耳
 兴诗立礼成乐虽大学之次然古人小学巳学此矣 (第 54a 页)
侯罢马以为币缕纂
以为奉鹿皮四个诸侯之使垂櫜而入稛载而归故拘
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国诸侯既 许桓
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 (第 9a 页)
桓公
知天下诸
侯多与已也故又大施忠焉可为动者为之动可为谋
者为之谋军谭遂而不有也诸侯称宽焉通齐国之鱼
(第 9a 页)
而来也櫜/韬也○櫜古刀切)稛载而归(稛/苦)
(本/切)故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国诸侯
许桓公(许谓听/其盟约)
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 (第 7b 页)
桓公
知天下诸侯多与已也故又大施忠焉可为动者
为之动可为谋者为之谋军谭遂而不有也诸侯称宽焉
(军谓以军灭之 (第 7b 页)
敢孟浪。然道正直。降
鉴甚明。凡依于人。必俟永年厚位之贤。以寓其迹。不然。何
规画始于齐州。终毕事于 姜郑
二公。其不惑矣。西南冠其
亭。备税驾驻骑之位。左右翼其廊。充庖羞食馂之事。栉植 (第 18a 页)
之也。盖大纲大领一宗程朱,而一事之有疑,一义之未安,岂可雷同其说而不之辨乎?夫孟子愿学孔子者也。孔子 许桓公
、管仲之功,如此,而孟子辟五霸为三王之罪人。朱子远宗孟子者也。而集注引杨氏之言谓孟子以己之长方人之短 ……。似未取。程子论王魏后虽有功何足赎之语,此岂非人伦大节纲常所系?而朱子言之是或一道也。今以子纠为兄, 桓公
为弟,而管仲事之,正与王魏事太宗之事相似。又以孔子与人为善之意,与孔子不得已。而与齐晋之旨观之,则《 ……鲁纪以与四国战,而以王爵序先后耳。纪侯爵位在郑伯之上,安在以纪为主乎?此事止当据左氏经传,寻其端绪。 桓公
欲平宋郑,故一岁之内三与宋公会盟。及龟之会,宋公不从,而后公会郑伯,盟于武父,此鲁郑伐宋之本也。故武 ……而葬,名正言顺。先君既以礼葬,嗣子名亦已达于天子矣。岂可以为擅有其国乎?惟不书即位,当是夫子所削,盖 桓公
以去年十二月葬,则庄公必用踰年改元之礼。夫子以为父死于外,子当隐痛,故不书即位。此《公羊》之义,所以 ……不师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至于善阵,德已衰矣。而况兵刃相接又以诈谋取胜乎?故书鲁为主,以责之。泽谓 桓公
死于齐,庄公不能复雠,及雠人贯盈而死于弑国,内无主,而僖公之子纠逃难于鲁,鲁纳之。又不能集事乾时之败 ……盖在前雠,无可通之理。及襄,既以恶死,纳纠之事,亦已在所可为纠乃僖公之子不得称雠。惜鲁力不足以纳耳! 桓公
既立,以鲁纳纠之故交兵,互有胜负,既而为柯之盟。齐鲁始平。自此之后,不当复言雠矣。夫奸淫之罪止在其身 ……是据《春秋》,惟哀公以妾为夫人。僖公之时,犹秉周礼,不应全不畏公论而显然致妾于太庙。又齐桓时为霸主, 桓公
之命曰无以妾为妻,岂有切近与齐世婚?莫如鲁又是周公之后。乃公然废周礼。违霸主之命,而以妾媵为妻,恐实 ……据《论语》子路问管仲之事。夫子不答所问,而专论管仲之功。子贡有疑于夫子之言,故又问曰:管仲非仁者,与 桓公
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可谓善问矣,而夫子亦殊不答所问,乃更推大管仲之功。至有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之言, ……贤,可以为君,而适子甚幼未堪国事,然圣人礼制乃在幼适,而庶长不论也。
春秋关涉大义最紧切者,有二事。 桓公
子纠齐陈恒是也。古人立子皆须论其母之贵贱,诸侯一娶九女皆有一定之班序。据《左传》,齐桓,卫姬之子。杜氏曰:卫姬,齐僖公妾。又曰:子纠, 桓公
庶兄。《史记》亦同。子纠母,鲁女。既是鲁女,则位次不卑,当在卫姬之上。伊川既不信《左传》,而专以年长 ……说,盖虽众多,然于其中,须有上下贵贱少长,如无适子而立妾子,则各随其母之贵贱,而不专以年。若如伊川以 桓公
是兄,则以 桓公
为当立,而不知非诸侯立子之制也。夫宫阃之制,若非班序贵贱之分素定,则亦常为乱阶。故何休立子之制,说《 ……决不可废也。伊川固不屑于此。若泽则不过依三传可据之文,探诸家礼意之合于人情者,而又别寻向上工夫,则如 桓公
子纠之事亦已明白,初不在于翻倒传注而别为之说也。 桓公
子纠事在春秋经传甚可解,在《论语》则甚难。既未有人晓得,只当阙疑为是。所谓向上工夫者,今且略说。盖古 ……其母。今既不知子纠之母贵贱,已是难断,所以只当阙疑。但据《谷梁先序》,公子纠次说公子小白。《公羊》谓 桓公
为篡,子纠贵宜为君,此是当时事情。又荀子谓 桓公
杀兄争国,则子纠是于次应立。推寻到此,只见得 桓公
是篡,所以向上更有工夫。推到极处,则圣人之意自见。而《论语》方可说又子路子贡亦只晓得 桓公
是篡。盖当时公论不直 桓公,
所以疑而问。《公羊》以 桓公
为篡,今试立例以推之,谓如齐襄公是适长嗣位,子纠是齐僖右媵之子,桓母却非两媵之数,乃是众妾之子,则 桓公
是篡。若襄公是右媵或左媵之子,而与子纠同母,桓母却是众妾,则 桓公
亦是篡。若子纠母是右媵,桓母是左媵,子纠于次亦应立。若子纠母是夫人娣侄,桓母却是两媵娣侄,则子纠亦应 ……泽推《春秋》如推校日历相似,分毫不可差忒,推到尽处,自然见圣人之心,然亦有穷极,推不得处却须要悟,如 桓公
子纠事非悟则不化,不化则终碍理。
子纠之事,今更推未尽之说,谓如公子遂生称公子,遂死称仲。遂古人名字似此者,不一用此例之,则公子纠生则以鲁君,故单称纠。死称子纠者,是闵之而称子也。闵之而称子,亦所以见 桓公
不当杀纠,是忍于贼害其同气。又设令子纠是弟,则以诸侯之制言之兄杀弟,而弟乃是应立之子,则自应坐篡夺之 ……纠者自应有罪,盖因争国而杀,纵不是篡亦是夺。或问何以分篡夺?曰:贵贱相去远而贱者乃立,则是篡。二传谓 桓公
篡,是也。贵贱相去不远或两皆可立而彊有力者得之,则是夺。伊川谓 桓公
以兄杀弟,亦其类也。所谓两皆可立者,谓子纠若是侄之子而年幼, 桓公
是娣之子而年长,则二人必争立,势无两全。王道脩明之时,自应听命于天子。今天子既不能治诸侯,则彊者必立,弱者必死。虽王制不行而公义裁之,岂得无所曲直?设令是子纠立而杀 桓公,
其罪亦然,故用伊川之说推之, 桓公
终不免罪,在王法所当黜。若以二传推之,则子纠长而贵桓是篡,无他说也。明者于此,详而察之,又有所悟焉,
睢璋妻,睢没,哭夫丧明,终身素服不改,苦节二十馀年,东昌道屡旌其门。
郑天眷妻姜氏
按《临清州志》: 姜氏,郑
天眷妻,事翁姑至孝,夫亡,绝粒不食,欲殉,子光引率二弟长跽哭慰,累日,乃起强食茹蔬果终身,年七十终,